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聚落與文史組。七月十五日工作紀錄

 一、主題活動+操作概念

主題:設計交流二
          設計IV:小組工作_設計發展
              工作營學員整合一案繼續發展。
           設計V:共同討論_學校使用者參與設計
                加入學校使用者,包含老師與學生,與工作營學員共同討論設計概念。
            設計VI:小組工作_設計成果作業
                     工作營學員修正設計,準備隔日成果發表的模型與圖面。


二、實作

n           設計討論IV:設計草案發展
1.            接續前晚,繼續以新舊建築空間重整與不同空間功能的細部設計,進行分組工作。
2.            階段性組內發表並進行綜合討論,並逐一比對與學校老師、學生所討論之空間問題,是否進行適切的處理。
3.            對隔日的成果發表進行前置作業討論,選定成果形式並確認責任分工。

組內發表與評論

                                                                 工作營學員帶領學校小朋友進行空間紅點遊戲

n           設計討論V:學校使用者參與
1.            這天主要由工作營學員,帶學校學生進行細部空間的意見交換。透過1/20的大比例空間模型,讓小朋友以貼紅點與繪圖的遊戲方式,標示出他們喜歡的空間,進行討論。
2.            透過大比例模型也和學校老師進行細部溝通,釐清空間內部的形式需求。
3.            工作營學員紀錄過程並整理成果,回饋到整體設計裡。
小組學員共同討論設計與工作進度


                                                                                          

n          
設計III:小組工作_設計草案發展
1.            根據成果發表前的可工作時間,重新協調工作內容與進度,依據個人專長分工合作,進入成果製作階段。
2.            趕工。
                                           
                                                                                          與零食共同奮戰的趕工夜




三、發現與討論



§             工作營學員面對如何理解小朋友空間意見,以大比例空間模型採取遊戲發表的方式,就相當程度能導引出小朋友的「空間感受」與喜惡。然而小朋友標示出了喜惡後還不夠能成為空間設計的意見,在遊戲情境裡的問答過程中,工作營學員仍需要維持一定的專業判斷,才能進一步分析釐清空間感受背後隱藏的意義(例如喜歡洞穴般的空間設計是因為安全感、還是因為樂趣,就影響了更細緻的設計決定與空間型態),進而轉化到設計概念裡。
§             主要以小組學員的共同討論來決定工作內容,因此如何定案、何時定案,會壓縮下一步進入成果製作的時間。團隊的討論是否順暢、工作營學員相互交流關係的順暢、概念設計是否能落實圖面,會環環相扣影響設計產出以及具體的工作進度。
                進入成果製作後,如何更有效率的團隊合作變成這個階段的重點。此時空間專業與非專業背景與的同學,往往會面臨專業(模型與圖面)分工的問題。當分工難以避免,重要的是保持團隊工作氛圍的共識和凝聚力,尤其非專業背景同學的工作投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