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聚落與文史組。七月十三日工作記錄

一、主題活動+操作概念

主題:階段成果發表+知識充瑱
n           階段成果發表與社區經驗交流—陳正哲主持
將前兩日的調查訪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進行報告,藉由與社區分享促成交流平台,引發更多對地方的討論、了解社區居民、學校成員等各種不同的看法。
n           演講:劉柏宏—永續城市中校園環境的角色+甘銘源—校園設計
以介紹已經完成的校園空間改造案例,來展示校園環境角色的各種可能以及生態性設計方法,充實並幫助設計者展開下一階段的設計思維。
n           圖書館使用經驗與期待:郭一勤主持
接續校園空間角色的設計討論,邀請地方居民、學校老師、學生及家長,與工作營同學共同分享對圖書館的使用經驗、對未來增建空間的需求與期待,設計發想。
n           座談:鐘永豐+蔡江隆—生態危機與社區永續經營
對於地方發展的主力產業—「茶」與地方生態發展之間的關係,帶入環境藝術與文化角度的操作案例,從社區永續經營的觀點,與地方居民等共同討論地方產業與環境生態的平衡之道,創造對瑞里未來發展基礎共識的對話起點。

  二、實作
n         階段成果發表與社區經驗交流
1.          各組順序進行對社區及學校的簡報:產業發展、聚落文史、校園規劃、自然生態,運用電腦、海報及模型來表達資料蒐集的成果和觀察,。每組20分鐘簡報、20分鐘討論交流。
2.          在討論交流中,邀請地方居民及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針對各組專題報告所提出對地方的分析觀點,進行資料補充、修正與看法的分享。
3.          在這個過程中,也幫助地方居民與工作營同學彼此間的認識和熟悉。

 
階段成果發表

地方耆老劉回應 




n         演講:劉柏宏—永續城市中校園環境的角色+甘銘源—校園設計
1.          劉柏宏老師介紹生態性校園空間改造案例的幾種重要作法:綠屋頂、垂直綠化、綠圍籬。在綠圍籬案例中除了改造前後照片比較,並藉參與式設計案例的操作過程說明本次工作營的預期模型成果。
2.          干銘源建築師(本案委託建築師)介紹大藏建築師聯合事務所重要的學校改建案例,包括綠建築的空間設計作法。

劉柏宏老師介紹屋頂綠化設計
n         圖書館使用經驗與期待:郭一勤主持
1.          郭一勤老師針對圖書館空間設計進行分享。
2.          分組與地方居民及學校老師、學生及家長進行活動,藉由親身表現「閱讀」來展演使用者對未來增建空間的期待與想像。
 身體彈性與空間尺度的多種關係
n         座談:鐘永豐蔡江隆—生態危機與社區永續經營
1.          鍾永豐先生分享2006~2009擔任嘉義縣政府文化局長時期推動藝術加進駐山區的計畫概念以及對山區「茶」產業發展的思考。
2.          蔡江隆藝術家分享駐村與社造經驗,如何以環境藝術與生態文化觀點,貼近茶農生活進行產業的文化認同之擾動改變。
3.          開放在座分享交流。
 茶農的回應分享


三、發現與討論
 
§           各組議題所傳遞不同面相的地方故事,透過分享,組合成一個較完整的瑞里地方印象。這個分享引發地方居民、特別是耆老的回憶,在台上台下的對話中深化也生動了瑞里的過去。正說明,過去兩天工作營聚落文史組同學不斷在關注想要新舊銜接的地方歷史文化,並非消失,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再細緻的去挖掘無形記憶並記述下來,對應尚存有形的空間痕跡。
§           透過運用身體在空間中展示「閱讀」動作的過程,除了發想閱讀姿勢的無限可能,也看見身體順應空間的彈性。提醒我們,去注意不同身體尺度(大人與小朋友)所對應的空間尺寸。
§           座談會中呈現的現象,生態、生產、生活三軸或複雜或矛盾的關係,是瑞里的真實場景。
§           生態觀點與茶產業立場看似不相容的對話,提醒了我們在第一階段短期的資料調查裡,仍然不夠深入、或忽略了去理解瑞裡地方茶產業的操作全貌。
§           當期許社區環境生態能夠永續,也必須同時理解茶產業所面臨的難題,不只是觀念、技術、時間、成本,還有生活與社會網絡的壓力、整體環境等。不同知識領域(設計、生態、產業)還需要更多對彼此的基礎理解,才能有進一步的對話。
§           有機茶不僅在各方不同理解的定義下容易造成對話的分歧,同時我們還需要更科學對於市場、消費者的調查了解,才能具體回應茶農的憂慮與困境。
藝術家駐村計畫的概念,是從生活出發,藉由品茶/茶具的儀式動作帶出對在地茶的一種「生活風格」角度的重新認識,建立了茶農的自信。茶產業可以不只是商品、市場,而能形塑出文化的意含,這樣的生活營造加深茶農對土地的情感認同,也就能促成茶農在三生平衡的認同中,思考非慣行農業的、更有善生態(生態管理)的種茶的方法。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