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2008年底接受石門國小邀請就申請教育部「活化校園計畫」提供專業意見。商定以「遊戲場改造」做為今年的主題,並以「回收再使用」回應永續校園的議題。於是淡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設計課義務參與,從2009年2月到2009年6月期間進行設計參與部分的施工工作。
正文
石門國小獲得「教育部」的補助將針對校園中兒童遊戲場重新設計,配合經典工程顧問公司的設計,邀請淡江大學建築系參與討論。經過會商決定此一補助案的操作方向。配合淡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設計課的操作,將以舊遊具拆除、回收後再使用作為新的樹屋的材料,也就是說設計的重點在於如何使用這些回收的材料進行樹屋的設計與施做。
石門國小配合此一補助案成立校園綠色規劃小組,各年級老師設計相關課程讓學生記錄整個空間改造過程,並且將整個計畫公開在校園中,依著施工的進程逐漸完成進度表中的空格填寫。
淡江大學建築系設計課的操作考量,因為工地進度與施工器具的管理,以及學期中的操作需要考量同學可以參與的時間並無法配合實際上工地的韻律,因此,除了設計課時間的現場操作之外,原本預計同學進行施工的部分減少,而最後是選擇假日時間,要求施工廠商支援下完成原本的設定。也因此,延伸出來同學需要不斷配合工地的施作,進行設計修正與調整。舊有材料經過計算之後,遠不及於需要的數量,這一部分由營造廠依據合約提供相關材料。
設計介入真實生活現場,因此,課程結束並不代表現場施工完成,回饋與討論是整個操作的一部分。參與的學生也必須從中學習面對真實問題與如何解決,在有限時間與參與互動意見中進行設計修改。最後我們所參與設計與施做完成的部分包括樹屋、地球型眺望平台、迎風小徑平台等等,並協助爭取下一年計畫補助,也是以消防隊捐贈的閒置救生艇作為教具的設計操作。
校園作為學童的成長基地
「設計參與」讓一位敏感的專業者,在自己的成就(習慣)上,又有往前一步的可能。空間規劃設計面對人與環境的觀察與設計回應,本來就非是量化的結果,而是整體的感受與認知的表現結果。校園是一個有特定主體需要關注的「建築類型」。但是在「類型學」瓦解的時勢中,原本預計設計者可以專注於真實校園經驗而進行新經驗的找尋。但是,不管如何強調參與或是動員人數的多寡,目前我們對於國民小學的校園設計,甚至是「新校園運動」大部分仍舊關注於「文化形式」的表演。這些設計者與教師們著重於教學法所提示的知識認知與學習部分,而較少處理學生真實存在許多身體的差異特性,更不用說如何去回應一個發展中的身體,如何可以不受傷害的快樂成長,如何讓校園生活空間是有助於其身體長成過程中的培育作用。
例如,小一新生對於陌生環境熟悉以及知覺擴大過程,小三與小四正值小腿骨成長的時刻,有關於校園配置如何有助於此一身體成長之需要。特別是硬質地坪對於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造成的危害,是大家所熟知,但是大部分的校園仍是以視覺美觀與整潔管理為重點,硬質舖面一直舖到操場的邊緣。我們對於小孩的理解仍是不夠的,更不用說如何面對遲緩發展或是不同體能狀態者的認識,而這些議題絕對是空間設計的重點。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成長教育的校園似乎容納更多屬於個人或是集體之間的記憶與經驗。轉眼我們看到教育部補助的「文學步道」專案是將許多校園中具有記憶與品質的空間給毀掉的殺手。藉由學童動手拼貼或是彩繪的牆壁在欠缺維護與經營下成為校園不堪的一角。而顯眼制式的兒童遊具,似乎也在設計規範採購下,從台灣頭用到台灣尾,都長得一樣。
一個真實的環境永遠不會是一個單純的容器,而是矛盾與衝突的所在。正是這樣的張力才提供一個機會以尋找個人能夠穿透環境迷宮的機會與戰場。把身體當作一個重要的基地,「體驗」就不只是風花雪月,而是創造性的行動;也就是說,藉由「意識」與「行動」的動員,重新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生活價值觀的環境。
具體的教學法應是表現在真實的處境中,而空間如何有助於教學法的發展才是關鍵所在。
使用的設定與空間的成形
因為開學在後,所以學生介入參與施作是在既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最後再以竣工圖方式來驗收。原本建築師所提出的是以連結主要校園空間與上一期計畫的半戶外工坊之間的連結區域作為本期的工作範圍,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針對遊具區做調整,同時以塑造一條「迎風小徑」與樹屋作為設計主題。
經過基地的現場討論與施作的準則,包括整理回收材料等等的初期工作,以下說明學生在課程操作上的一些成果。
「定位」基地
在遊具區與操場之間所夾出的空間正可以填入一個「圓球形」的突出地表的空間。從「google earth」的「接近基地」的操作中,將石門國小放在中間而拉近的過程中,這個校園不再是邊緣地帶,而是台灣島嶼北疆一間面對海洋的學校。學校位在小溪出海口,往路地就是早期聚落發展的腹地。學校的建築以海為朝向,一字排開。操場中介於校園建築與大海之間,校園中的活動幾乎是以大海當作背景。
因此,位於操場環形跑道與百公尺直道的交界處的土丘轉變成為露出地表的「地球」,一方面將遊憩場與操場的界面轉變成為地球的眺望行動,這是一個動、靜間的轉接點,停留或是藉由堆土而抬高的效果成為一個地點。突出的球形地坪聯繫地球的表面,定位島嶼北疆的石門國小與大陸、日本、韓國與美國共同以太平洋為中心圍成一圈,面對大海,想像的開始。
不同混和比例的三合土,控制海洋的部分可以長草,水泥成分較多的部分將提供後續老師與學生的創作。
中介的平台
石門國小的校園不大,但是需要提供多樣的空間使用以符合校園的使用需求,「介面空間」是重要的。特別是關注於校園中學童穿梭的複雜而動態的場域條件。而上課與下課的空間「挪用與轉用」也有助於增加校園空間的多樣可能性。
我們依據地形條件,在遊具區與步道之間置入幾個可以圍著坐的空間,下課時主要是以遊具的遊戲為主,上課時這個圍塑的階梯空間就可以提供戶外討論上課之用。利用新增的木平台同時將步道往牆邊靠,可以退出更多的遊戲空間,步道上也是休憩座位的所在,提供靜態的活動使用。
「非樹屋」的空間想像建構
選作為樹屋的三棵樹尚未長成,所以樹屋不可能直接用既有的樹幹來支撐,因此「積木」的設概念成為樹屋想像的開始,「積木」堆疊的操作性成為主要的設計發想,從樹屋的構築到學童的動手操作的「空間中的物件」,也就說如何將空間轉變成為教具。這是這個設計對於校園空間的允諾!
我們選擇是將既有遊具整理回收後主要作為樹屋使用,也就是說,「回收」材料與材料的數量是這個設計提案的條件。要建造一座樹屋,回收材料的數量經過計算仍是不足夠的,因此,增加的新材料以作為結構構件為優先。同時去尋找校園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剛好另一個學校有一個舊的攀爬鐵架遊具要移除,營造廠負責運送,移過來做為樹屋的施作材料,在經費限制下我們就接受這樣的提議。結果運來之後與想像的形式有極大的落差。原本設想的是一座球形鐵架,直接對半切開可以當作支撐與爬梯,結果來的是一座直線形的十字爬梯。
在回收再使用的設計考慮上主要是以「現成品」的方式,在尺寸的衡量下,將十字爬梯作了簡單的裁切之後,補一些新的桿件作成為方型網格,留地八十公分,可以作為爬梯也可以是延伸樹屋平台的範圍,同時也是結構的作用。雖然設計有極大的調整,但是也回應了回收再使用的設計意圖。
樹屋的概念如何描述給老師與學生理解?我們進行了基地的放樣體驗活動,邀請老師帶著學生爬到我們所安放的梯子上面,討論數屋的高度與視野品質等等,以協助模型作為溝通的工具。從模型到逐漸完工,雖然有參與過程的說明,但是老師與學生的疑惑還在,他們看著模型不斷問說「這個不像樹屋喲!」顯然我們的「平台」的提案與他們的認知有差距,他們想的是「懸在樹上的一個房子」。完工之後,還需要等待樹木的葉子長出來,學校美術老師的水彩畫終於告訴大家,這是樹屋未來的長相,我們終於鬆一口氣。
身體參與
透過舊遊具拆除前的對話,每一個學生寫下了對於這些陪伴長大的遊具的感謝。於是隨著新的空間形成,老師帶著學生所作的詳細的工程日誌,詳實記錄每一天校園空間的改變,看到舊材料的重新使用的轉變過程。透過學習單的設計,每一年級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這一個空間改變,藉由參與讓他們得以認知到動手做可以改變世界的經驗。
設計之後,「遊具也是教具!」
在逐漸完成的過程中,校長在會議中尋求老師與學師生的使用意見,樹屋的安全問題是大家所關心,一公尺二十公分的樹屋平台高度對於五六年級學生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年級以下學生則是危險的。在廣泛討論之後,得到二項共識,一項是帶著學生討論使用公約,形諸文字張貼於樹屋平台,每一年都帶著學生討論一次;第二項是走道部分加做欄杆,主要平台部分則藉由童軍課的教學,帶著學生動手作,使用繩索來編織成為安全措施,維持樹屋的空間效果。
使用公約與結繩創意將空間的樹屋轉變成為「教具」,也使得「玩」這件事情可以納入既有課程表中。
石門國小獨特環境除了在手機的宣傳與公視單元劇中現身之外。校園的經營恐怕還是有一些並非是空間所能處理與面對。在施工的長時間在校園的過程中,常常看著校長陪著需要照顧的小孩,在以大海為背景的校園中走著,在這個都會區邊緣小鄉鎮的社會中每一個小孩背後,可能是一個需要去關心的家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