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2011 瑞里國小校園圖書館 參與設計工作營 (OURs第十一屆暑期工作營)




前言〡
在兒童的生活世界裡,身體經驗與想像力引領他們暢遊空間。 而閱讀的行為,又可以引發什麼有趣的場所想像呢? 一起來討論關於閱讀的空間吧! 這次我們將到位於海拔一千公尺的山林小學校_ 嘉義縣瑞里國小。除了探討閱讀行為,也將在雲煙飄渺的山城中,跟著兒童的足跡,發現聚落的生活故事。
跟使用者一起遊戲的規劃想像,出發!
課題〡
一、認識阿里山的自然環境
二、阿里山城的聚落與產業
三、山城聚落文史變遷與生活樣貌
四、山林小學的空間改造


流程|
第一天
7/10
集合、報到、分組
計畫及工作說明
第二天
7/11
社區訪查與紀錄
社區訪查與紀錄
夜談_ 議題整合
第三天
7/12
議題深化
演講_
夜談_ 規劃互動
第四天
7/13
社區規劃
演講_校園與圖書館
夜談_社區與校園規畫整合

第五天
7/14
校園規劃與圖書館設置構想
設計參與
夜談_設計參與
第六天
7/15
設計參與
設計參與
設計整合
第七天
7/16
分享會準備
分享會、賦歸
邀請|
都市計畫、建築、景觀、森林、園藝、水利、動物、昆蟲、土木、藝術等學系,
及其它有興趣的大學、研究所同學20-30名 
費用|食宿均免,需繳交保證金500元,全程參與後退還
期限即日起至100年7月6日,請於報名後三天內繳交保證金郵局: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16224584 
銀行:華南商業銀行 台大分行  154 20 019993 3
主協辦單位〡嘉義縣瑞里國小、廣達集團、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OURs 都市改革組織
聯 絡 人〡OURs 施媖之 02-23656515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讓我們從校園開始,改造我們的城市:淡水國小校門與廣場設計

<說明>
配合淡水國小澄輝堂拆除與明德樓新建計畫,澄輝堂原址將作為廣場使用,並結合縣政府推動綠圍籬政策的補助。為了整合不同計畫的協調,特別邀請淡江大學建築系老師帶著大肆設計課的學生義務協助,共同完成一個「設計參與」的校園空間改造計畫。同時結合淡水國小的美術教育的師生參與,在建築師與營造廠的支持下,進行整體空間的整合與創意計畫,以營造一個可以容納創意的校園空間營造。

<正文>
說明
校園空間是小孩面對世界的一個大窗口,小孩每一天生活的校園空間中,有機會提供他們一個與周遭生活世界完全不同的認識經驗,會是小孩擴大視野的一個起點。因此校園空間的營造就不是硬體發包,而是教育理念的實踐之所。空間生產的過程如何同時也推動教育者的教育想像的延伸,會是這一個計畫的嘗試。淡水國小二個工程案陸續發包,整合時間緊迫。因此,利用暑假的時間校長組織了以學校美術老師為主的討論會。利用圖面與現場的會勘進行了設計討論,除了可以施作地點的改造構想之外,主要希望藉由事先的協調以找到可以讓學童參與施作的地點。在開學之後,老師可以帶著學生去完成整個空間改造行動。這樣的操作需要營造廠的積極配合,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淡水國小是幸運的。

我們要怎樣的一個校園
我們設定學校是「訓練的機械」或是「成長的基地」?教室作為知識傳遞的功能有其必要性,而校園作為成長的基地,則是關心知識學習之外的諸多事務,上下學過程與下課十分鐘的預期、自發學習的課能性引發、同儕互動的學習,或是多樣的校園活動的需要,畢業典禮舉辦、聖誕節的裝置比賽、園遊會的場地、災害演習的操演等等。空間不再是一對一的回應,而是空間想像力的實踐。

因此,讓老師與學生參與校園空間改造,其作用在於解放身體的經驗與想像力的釋放。「空間」是具體的存在,美學的意涵,身體行動的美學,而不是視覺性的美,就像是小學教室的模式一直跟著教學方式而轉變。當我們看著學校教室空間隨著教學法的不同而轉變時,在我們質疑空間的同時,我們也質疑教學方式。既有的校園設計仍是將學童的身體當作是教學法的道具。而固定的空間模式則是空間研究者的歸納遊戲。於是隨著教學法的改變,流行於建築師手下的是單一的自以為的概念形式表演,結果是學校與建築師互相指責。或者是為了建築的目的而忽略了教育的目的,例如套裝的「綠建築」,已經逐漸背離原意,而忘記了永續才是核心,而不是科技展示。

一個藉由層次所整合的基本空間架構

趁這個校園改造的機會,首要任務是將這個容納拼拼湊湊校園空間整理一下,首先是將淡小校園視為一個完整的空間架構,目標是去恢復山頭綠蔭的整體感。空間設計的策略是以洗石子帶當作第一層次的基礎線性空間,將校園的接地空間的各種設施的材質統合起。從圓形的施乾廣場連續到淡水國小校門口橢圓平台的基座,穿過停車場界牆,再到舞台周邊的船形牆。同時這些牆面也提供學童創作的畫布,老師帶著學生以創作出繽紛的游魚、昆蟲與動物世界,流動其間。第二層次是灌木系統,學校圍籬選用的植栽是延伸衛生所所採用的綠圍籬。第三層次是沿線所串連的幾個可以指認出來的地點空間,例如施乾廣場與步道、校門口等候平台等等;校長在面對舞台的廣場二側種下一公一母的孔子樹,是她對於教育的空間想像。這些地點也是創作的所在,是結合家具的實用藝術創作或是標誌校園美學的物件。這些地點也將廣植喬木,除了營造每一個地點的空間氣氛之外,也將串連所有的校園內外的植栽重新恢復山崗的意象,在密集市街空間中的一叢森林。

友善社區的校門口

原本沿著中山路的學校圍牆打開了,藉由高低差與欄杆與樹籬所形成的屏障同樣達成安全的維護效果,同時傳達校園的開放性與友善的對待社區的空間姿態。

不再以標誌性的物件作為校門空間的表現,開始轉化這個校園的開放性與親切性。學校空間的退縮以回應衛生所平台空間提供下課等候的友善動作。校園老樹被保留成為橢圓形平台存在的意義,樹下空間成為孩童下課等候與社區居民接近休憩的友善空間。

「積木箱」的趣味校門

建築師提出電動門的設置構想,對於「友善化」的校門意象不搭調。在討論會上,就使用桌上的幾個茶杯作為說明,提說「校門口也可以像這幾個茶杯一樣,聯成一排就是關門,要開門就移動一個茶杯,要辦活動就移動二個茶杯、三個茶杯!」竟然獲得與會校長與老師的贊同,於是有了積木箱的設計概念。

軌道設計容納積木箱排列的可能性,老師提供的人形剪影,讓積木箱需要藉由變換位置來表現,而除了每一天上下課的開門關門之外,校園慶典活動時這些箱子可以排成一列成為宣傳海報的張貼所在,讓校門口成為迎賓大道。於是這些積木箱除了可以作為校門之外,也可以變身為道具以滿足校門口的種種需要。

以觀音山為背景的舞台廣場

澄輝堂拆除之後,從內操場穿過仁愛樓,映入眼簾的是觀音山主峰成為視野的背景,將校園的視野打開了。於是老師提議,決定在這個地方放一個舞台。於是可以想見,未來在這個舞台上的演出將會是以觀音山作為背景。

從校門進來,將廣場分成上、下二個階差,舞台在下廣場,街差之間的階梯正好可以作為觀看表演的觀眾席;前前後後預計可以容納全校的師生。

施乾頭像廣場

施乾頭像一直隱居在淡水國小的操場校門口旁,並沒有像馬偕頭像一樣被關注。作為淡水國小的榮耀,讓改善此一車道空間有了積極的意義。首先在人行道的轉接處設置一個圓形廣場以呼應施乾頭像的紀念性,然後在既有的斜坡車道上種滿櫻花,留設一條木棧道以提供社區居民進出使用。

沿著中山路再種植大葉子的柚子樹以阻擋車道的聲響,同時將中山北路的綠樹串連起來,從校園的大坡崁、施乾頭像廣場、衛教公園、衛生所前大樹、校門口榕樹下到校園的綠圍籬,一起建構了淡水市街第三崗的綠蔭意象。

「校園開放」作為生態與社會網絡修補術

許多人一聽到「校園開放」就顯得緊張,一種害怕失去安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校園開放」的意義,並不在圍牆拆掉與否?而在於我們對於城市的看法。我們要追求的是生活環境的安全,對象是城市;而不是想像有一個圍牆將小孩關住,就覺得安全,而不再有作為。這樣心態下的教育將只是培養下一世代仍舊生活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社會。

少子化與都市生活設施不足的情況,校園空間的設計應關注於設計完成後的校園經營。學校之外,「社區」與「家長」的角色將是更為積極的參與,一方面是以學童的成長經驗為關心對象;另一方面是在面對新的社會生活條件下,「校園」已成為需要連結與經營各種在地網絡的作用。

當現在有許多家長花費許多,下課後送小孩進行有關於「美學」方面的學習工作,大概不是為了將來賺多少錢,而是至少有一個興趣,有助於其人格之養成。但是我們給小孩的是一個非常爛的生活空間,拼拼湊湊的校園空間,或是過渡而不適當的校園設施,而所謂「通學路」就像戰場逃生的路徑一樣,充滿不快樂的經驗。我們的城市也是小孩的教室,就像沈從文所說「社會是一本大書」,但是,看起來現代生活中,似乎剝奪了小孩這樣的機會,我們常常告誡小孩這個世界是危險的。因此,未來的挑戰如何將學校重新成為城市社區的一部分,而不是「城堡化的校園」。校門與圍牆已經打開,我們需要學會做好官員、家長與老師的角色。

石門國小樹屋與遊具改造計畫

說明
2008年底接受石門國小邀請就申請教育部「活化校園計畫」提供專業意見。商定以「遊戲場改造」做為今年的主題,並以「回收再使用」回應永續校園的議題。於是淡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設計課義務參與,從2009年2月到2009年6月期間進行設計參與部分的施工工作。

正文

 石門國小獲得「教育部」的補助將針對校園中兒童遊戲場重新設計,配合經典工程顧問公司的設計,邀請淡江大學建築系參與討論。經過會商決定此一補助案的操作方向。配合淡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設計課的操作,將以舊遊具拆除、回收後再使用作為新的樹屋的材料,也就是說設計的重點在於如何使用這些回收的材料進行樹屋的設計與施做。
 石門國小配合此一補助案成立校園綠色規劃小組,各年級老師設計相關課程讓學生記錄整個空間改造過程,並且將整個計畫公開在校園中,依著施工的進程逐漸完成進度表中的空格填寫。

淡江大學建築系設計課的操作考量,因為工地進度與施工器具的管理,以及學期中的操作需要考量同學可以參與的時間並無法配合實際上工地的韻律,因此,除了設計課時間的現場操作之外,原本預計同學進行施工的部分減少,而最後是選擇假日時間,要求施工廠商支援下完成原本的設定。也因此,延伸出來同學需要不斷配合工地的施作,進行設計修正與調整。舊有材料經過計算之後,遠不及於需要的數量,這一部分由營造廠依據合約提供相關材料。
 設計介入真實生活現場,因此,課程結束並不代表現場施工完成,回饋與討論是整個操作的一部分。參與的學生也必須從中學習面對真實問題與如何解決,在有限時間與參與互動意見中進行設計修改。最後我們所參與設計與施做完成的部分包括樹屋、地球型眺望平台、迎風小徑平台等等,並協助爭取下一年計畫補助,也是以消防隊捐贈的閒置救生艇作為教具的設計操作。

校園作為學童的成長基地

「設計參與」讓一位敏感的專業者,在自己的成就(習慣)上,又有往前一步的可能。空間規劃設計面對人與環境的觀察與設計回應,本來就非是量化的結果,而是整體的感受與認知的表現結果。校園是一個有特定主體需要關注的「建築類型」。但是在「類型學」瓦解的時勢中,原本預計設計者可以專注於真實校園經驗而進行新經驗的找尋。但是,不管如何強調參與或是動員人數的多寡,目前我們對於國民小學的校園設計,甚至是「新校園運動」大部分仍舊關注於「文化形式」的表演。這些設計者與教師們著重於教學法所提示的知識認知與學習部分,而較少處理學生真實存在許多身體的差異特性,更不用說如何去回應一個發展中的身體,如何可以不受傷害的快樂成長,如何讓校園生活空間是有助於其身體長成過程中的培育作用。

例如,小一新生對於陌生環境熟悉以及知覺擴大過程,小三與小四正值小腿骨成長的時刻,有關於校園配置如何有助於此一身體成長之需要。特別是硬質地坪對於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造成的危害,是大家所熟知,但是大部分的校園仍是以視覺美觀與整潔管理為重點,硬質舖面一直舖到操場的邊緣。我們對於小孩的理解仍是不夠的,更不用說如何面對遲緩發展或是不同體能狀態者的認識,而這些議題絕對是空間設計的重點。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成長教育的校園似乎容納更多屬於個人或是集體之間的記憶與經驗。轉眼我們看到教育部補助的「文學步道」專案是將許多校園中具有記憶與品質的空間給毀掉的殺手。藉由學童動手拼貼或是彩繪的牆壁在欠缺維護與經營下成為校園不堪的一角。而顯眼制式的兒童遊具,似乎也在設計規範採購下,從台灣頭用到台灣尾,都長得一樣。

 一個真實的環境永遠不會是一個單純的容器,而是矛盾與衝突的所在。正是這樣的張力才提供一個機會以尋找個人能夠穿透環境迷宮的機會與戰場。把身體當作一個重要的基地,「體驗」就不只是風花雪月,而是創造性的行動;也就是說,藉由「意識」與「行動」的動員,重新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生活價值觀的環境。

具體的教學法應是表現在真實的處境中,而空間如何有助於教學法的發展才是關鍵所在。

使用的設定與空間的成形

因為開學在後,所以學生介入參與施作是在既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最後再以竣工圖方式來驗收。原本建築師所提出的是以連結主要校園空間與上一期計畫的半戶外工坊之間的連結區域作為本期的工作範圍,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針對遊具區做調整,同時以塑造一條「迎風小徑」與樹屋作為設計主題。

經過基地的現場討論與施作的準則,包括整理回收材料等等的初期工作,以下說明學生在課程操作上的一些成果。

「定位」基地
在遊具區與操場之間所夾出的空間正可以填入一個「圓球形」的突出地表的空間。從「google earth」的「接近基地」的操作中,將石門國小放在中間而拉近的過程中,這個校園不再是邊緣地帶,而是台灣島嶼北疆一間面對海洋的學校。學校位在小溪出海口,往路地就是早期聚落發展的腹地。學校的建築以海為朝向,一字排開。操場中介於校園建築與大海之間,校園中的活動幾乎是以大海當作背景。

因此,位於操場環形跑道與百公尺直道的交界處的土丘轉變成為露出地表的「地球」,一方面將遊憩場與操場的界面轉變成為地球的眺望行動,這是一個動、靜間的轉接點,停留或是藉由堆土而抬高的效果成為一個地點。突出的球形地坪聯繫地球的表面,定位島嶼北疆的石門國小與大陸、日本、韓國與美國共同以太平洋為中心圍成一圈,面對大海,想像的開始。
不同混和比例的三合土,控制海洋的部分可以長草,水泥成分較多的部分將提供後續老師與學生的創作。

中介的平台

石門國小的校園不大,但是需要提供多樣的空間使用以符合校園的使用需求,「介面空間」是重要的。特別是關注於校園中學童穿梭的複雜而動態的場域條件。而上課與下課的空間「挪用與轉用」也有助於增加校園空間的多樣可能性。
我們依據地形條件,在遊具區與步道之間置入幾個可以圍著坐的空間,下課時主要是以遊具的遊戲為主,上課時這個圍塑的階梯空間就可以提供戶外討論上課之用。利用新增的木平台同時將步道往牆邊靠,可以退出更多的遊戲空間,步道上也是休憩座位的所在,提供靜態的活動使用。

「非樹屋」的空間想像建構

選作為樹屋的三棵樹尚未長成,所以樹屋不可能直接用既有的樹幹來支撐,因此「積木」的設概念成為樹屋想像的開始,「積木」堆疊的操作性成為主要的設計發想,從樹屋的構築到學童的動手操作的「空間中的物件」,也就說如何將空間轉變成為教具。這是這個設計對於校園空間的允諾!

我們選擇是將既有遊具整理回收後主要作為樹屋使用,也就是說,「回收」材料與材料的數量是這個設計提案的條件。要建造一座樹屋,回收材料的數量經過計算仍是不足夠的,因此,增加的新材料以作為結構構件為優先。同時去尋找校園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剛好另一個學校有一個舊的攀爬鐵架遊具要移除,營造廠負責運送,移過來做為樹屋的施作材料,在經費限制下我們就接受這樣的提議。結果運來之後與想像的形式有極大的落差。原本設想的是一座球形鐵架,直接對半切開可以當作支撐與爬梯,結果來的是一座直線形的十字爬梯。

在回收再使用的設計考慮上主要是以「現成品」的方式,在尺寸的衡量下,將十字爬梯作了簡單的裁切之後,補一些新的桿件作成為方型網格,留地八十公分,可以作為爬梯也可以是延伸樹屋平台的範圍,同時也是結構的作用。雖然設計有極大的調整,但是也回應了回收再使用的設計意圖。

樹屋的概念如何描述給老師與學生理解?我們進行了基地的放樣體驗活動,邀請老師帶著學生爬到我們所安放的梯子上面,討論數屋的高度與視野品質等等,以協助模型作為溝通的工具。從模型到逐漸完工,雖然有參與過程的說明,但是老師與學生的疑惑還在,他們看著模型不斷問說「這個不像樹屋喲!」顯然我們的「平台」的提案與他們的認知有差距,他們想的是「懸在樹上的一個房子」。完工之後,還需要等待樹木的葉子長出來,學校美術老師的水彩畫終於告訴大家,這是樹屋未來的長相,我們終於鬆一口氣。

身體參與

透過舊遊具拆除前的對話,每一個學生寫下了對於這些陪伴長大的遊具的感謝。於是隨著新的空間形成,老師帶著學生所作的詳細的工程日誌,詳實記錄每一天校園空間的改變,看到舊材料的重新使用的轉變過程。透過學習單的設計,每一年級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這一個空間改變,藉由參與讓他們得以認知到動手做可以改變世界的經驗。

設計之後,「遊具也是教具!」

在逐漸完成的過程中,校長在會議中尋求老師與學師生的使用意見,樹屋的安全問題是大家所關心,一公尺二十公分的樹屋平台高度對於五六年級學生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年級以下學生則是危險的。在廣泛討論之後,得到二項共識,一項是帶著學生討論使用公約,形諸文字張貼於樹屋平台,每一年都帶著學生討論一次;第二項是走道部分加做欄杆,主要平台部分則藉由童軍課的教學,帶著學生動手作,使用繩索來編織成為安全措施,維持樹屋的空間效果。

使用公約與結繩創意將空間的樹屋轉變成為「教具」,也使得「玩」這件事情可以納入既有課程表中。

石門國小獨特環境除了在手機的宣傳與公視單元劇中現身之外。校園的經營恐怕還是有一些並非是空間所能處理與面對。在施工的長時間在校園的過程中,常常看著校長陪著需要照顧的小孩,在以大海為背景的校園中走著,在這個都會區邊緣小鄉鎮的社會中每一個小孩背後,可能是一個需要去關心的家庭。

兒童眼中的淡水

<說明>
一九九三年「淡水社區工作室」為了淡水中正路拓寬的事件,在中正老街成立工作站,主要希望藉由逐戶的訪談與充分說明各種拓寬與保存方案的空間條件,以獲知中正路居民對於老街拓寬的態度。雖然最後的統計呈現多數住戶傾向不拓寬的方案,但是最後還是在地方政治的作用下將淡水老街給拓寬了!
在那段時間中除了在會議桌上與「地方人士」討論之外,也邀請農會的媽媽組織以及街頭巷尾的小孩進行不同方式的環境意見,她們在大桌邊不善於表達意見,但是她們卻是真正關心真實的生活世界。聽聽小孩怎麼說!

<正文>
這幾年,台灣的城鎮街道無一倖免地正遭遇都市計劃道路開闢的壓力;源自於長期對於都市計劃所劃設之公共設施徵收的忽略,而形成執行的壓力,傳統舊街的生活街道正面臨快速瓦解的處境。而最令人不堪的是,粗糙的拆除所留下殘破的街道立面,往往並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於是我們的生活街道正被簡易的鐵皮和廉價的磁磚所覆蓋,甚至維持拆除時的殘破樣像。原本已經模糊的街道景觀,在這呈現街道特色的「背景」消失後,將更難指認每個城鎮的識別性與自明性。這時候,遠方遊子「回家」便成為一件困難的事。

對於已逐漸沒落的街道而言,道路的拓寬是能夠滿足街道二旁店家對於街道發展的期待;一般認為道路的拓寬,將因交通的方便而帶動沒落的商機。但是在一些已拓寬的街道上所看到的轉變卻是令人不堪的,因為施工的延誤造成「流市」,甚至「散市」;或是欠缺對於未來空間使用的想像,於是道路拓寬之後成為路邊停車場,或是被攤販所佔據。商業沒發展起來,反而在拓寬道路的同時也將經過時間所形成的街道生活模式給一併切除了;甚至有些可以作為街道再發展之重要資源條件的歷史文化空間也都一去不復還。

一九九三年,淡水社區工作室在淡水舊街推動造街工作。舊街拓寬與否的爭議一直懸盪著,檯面上「怎樣才能夠振興街區店家的生意?」是商討與論辯舊街拆除與保存的共同關注。但是,在爭議的檯面下,店家關心的是道路拓寬後可以蓋多少樓地板(面對實施容積率的壓力),而工作室所推動的是歷史街道作為觀光發展的可能性。其所牽動的是空間想像力的動員,以作為建構都市發展遠景的動力;同時揭露了長期塑造地方空間的權力運作關係。

「找尋兒童的遊戲空間!」活動提供了另一個空間想像的視野,將眼光從產業的發展轉移到生活的環境品質以及兒童的生活世界。活動是在暑假進行,我們從河岸出發,讓小孩子帶我們去他們平時玩耍的地方。隨著小孩的足跡,穿梭於淡水蜿蜒的小徑,許多早已退居的街角空間,頓時活潑起來,小孩以慣常的活動來對我們描述對此空間的熟悉。這是「放煙火的地方」、「捉迷藏的地方」、「被拆去的街角公園曾是遊戲的地方,被計劃道路拓寬的巷弄,是騎腳踏車的路線」…

他們更善於用自己的身體經驗與想像力,將坡地的階梯化成為遊戲的場地,上上下下的玩著捉迷藏;以「命名」的方式來交代與玩伴所共享的經驗,廢棄的防空洞成為「秘密基地」、閒置的達觀樓是為「鬼屋」、重建街上的巨石在他們的世界中成為外太空來的「隕石」。用簡便的方式,進一步改變了真實空間的狀態以具體呈現他們的想像,樹上的小屋與鞦韆架。同時,在年復一年的街巷遊戲空間中向大自然學習,知道了河水的潮汐、水中生態,水鳥、水筆子、招潮蟹、彈塗魚…

在過程中,試著給其「立可拍」相機,透過他們的眼光來記錄這些熟悉的地方。回來之後,引導小孩將其遊戲空間記錄在地圖上,並且將照片貼於其旁,加上說明文字,表達意見。小朋友指著一張照片說,「這是重建街上的老雜貨店,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好像一個寶庫一樣,每一次都可以像尋寶一樣地亂翻亂找,常常有一些新的發現。我就不喜歡『seven-eleven』,每次待久一點,便有被監視的感覺,好像我是沒帶錢一樣。」

在之後所舉辦的巷道兒童嵌畫活動中,舊街上鐘錶行的老板幫其已隨父母遷居他地的孫子報名參加,孫子的作品是以「時鐘」作為他對淡水的印象。一般而言,我們會覺得去表達淡水具有特色的形象是重要的;但是這件作品動人之處,在於藉由作品表達了對於祖父在舊街上開店的記憶,對淡水的情其實是維繫在與祖父的感情中,附著於土地的空間意義因此而彰顯。

隨著兒童的足跡前進,我們又點點滴滴地找回空間想像力;讓我們更確定的是,都市建設所關心的不應只是產業發展的商業利益;還必須關注於生活世界中的諸多真實感受,與容納公共空間中的集體經驗。兒童世界的被忽略與失去,揭露的是受制於政治與經濟的強勢作用以及不斷「私有化」社會心態下的空間策略。這也正是當前的空間規劃設計的挑戰所在,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發現過程,使能在一連串扭曲與變形的經驗世界中,找到生活世界中的真實力量;而這些力量又將如何滋生與串聯以對抗勢將輾壓過來的巨輪。因此規劃設計工作的展開策略必須自覺地轉變,讓我們從空中鳥瞰降回到地面上,行走其中。


順著兒童對於空間的訴說,提醒:規劃設計的任務是在於從現實出發的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與發動(不同於面對空無的想像);因此,規劃設計的「方法」不再只是技術或是知識的問題,有關環境的態度與期望將是引導我們從事規劃設計的關鍵所在。我們所要的不是一套固定的、經過操練的方法或是各種為了解決問題所引用之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而是一個開放的心與態度,能夠在規劃設計的現場,看見真實的生活面貌;坐下來與使用者一起,理解困難的所在,發展解決的可能性,引導想像。也就是說,規劃設計者必須用心思考,我們所期望的是怎樣的生活?這一波的道路開闢所形成的新的城鎮風貌所呈現的會是怎樣的生活方式?因此,規劃設計應如何做?

瑞里風華 尋幽訪勝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蜿蜒山路的帶領之下,瑞里那清新脫俗的山林之美,正一幕幕呈現在遊人眼前。來到這裡,建議你要親身體驗瑞里的萬千風情,以下幾個景點千萬不能錯過:

1.      雲潭瀑布:雲潭瀑布有瑞里第一景之稱,入口處在嘉122縣道22公里處,有個可供停車、用餐的休息站。瀑布共分三層,水流自石縫間飛瀉而下,有如白絲帶懸空,十分漂亮。從瑞里大飯店到瑞里國小間的森林步道,一路上拾級而來,途經情人橋、燕子崖、蝙蝠洞及青年嶺,早期是救國團青年自強活動的熱門路線,也是許多老瑞里人的共同記憶。

2.      燕子崖:如屋簷般伸出的峭壁,上面佈滿許多細孔且成條狀分佈,這裡曾是燕子築巢聚集的地方。而步道小徑恰從崖下通過,下雨時山泉串流而下,宛如走在水濂洞中,形成水濂的景觀。

3.      蝙蝠洞:千年蝙蝠洞為長時間河水侵蝕而成的自然岩洞,其岩壁與燕子崖相連,上面有數千個大小不一的石洞,十分雄偉壯觀。昔日曾有無數的蝙蝠在此棲息,今已不復存在,只留下千年洞穴,造型巧奪天工,因而得名。

4.      青年嶺:青年嶺為一段穿梭於桂竹林中的之字型上坡路,全長一公里,平均坡度約60度,最陡處達70度,行走十分吃力。有人說這段步道是考驗年輕人毅力與體力的好地方,故稱青年嶺。

5.      圓潭自然生態園區(圓潭遊客中心):圓潭自然生態園區是2008年才剛落成的熱門旅遊景點。園區內有三座天然的瀑布及流著潺潺溪水的野溪,水生資源豐富,亦是觀察溪谷地形的好地方。瀑布間彼此可用步道串聯,路程輕鬆不累人,沿途有許多野生天然的山林景觀及動植物。這裡也是螢火蟲的天堂,螢火蟲季時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堪稱圓潭一絕。

6.      野薑花溪步道:野薑花溪步道因沿途滿佈野薑花而得名,這裡早期是瑞里與瑞峰人迎親的古道,步道兩邊連接瑞峰的新興寮與瑞里的綠色隧道,遊客可以從瑞峰或瑞里進入。每年七、八月盛開之時,來到野薑花溪步道一遊,想必能帶走滿滿有關野薑花的回憶。另外,野薑花溪這邊因鄰近野溪,有螢火蟲最愛潮濕多水的生活環境,因此名列瑞里著名的賞螢聖地,夏日夜晚也可來此拜訪山中的螢光精靈。

7.      綠色隧道:綠色隧道為早期的農業道路,現已規劃成一條供人遊憩的休閒步道。沿路有孟宗竹、桂竹、杉木、樟樹等自然景觀圍繞,週遭亦有茶園景觀相伴,走在其間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芬多精的洗禮,讓人徹底的放鬆身心。走累了也可到綠色隧道休息站歇歇腳,這裡有提供手工製作的仙草及愛玉,口味道地有古早味,值得一試。螢火蟲季登場之時,也可安排夜間的賞螢行程,綠色隧道因天然的山林眾多,再加上鮮少光害,此地也是螢火蟲喜歡群聚出沒的地方。

8.      瑞太古道:民國十六年,瑞里、瑞峰、太和等三村的居民,為了方便子女上學及運送農產品,於是開闢了瑞里到太和之間的交通步道,即為現今的瑞太古道。其全長三公里多,步道全線穿梭於孟宗竹林及闊葉林之間,充滿了深邃幽靜、自然原始的風情,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森林步道。途經的忘憂林、牛樟巨木群、回音谷、抹油坑、英雄坡,也各具特色。

9.      百年古厝:瑞里地區所看到的閩南式建築的古厝,是福建漳州先民至瑞里開墾發展後所建的。保留下來的古厝中,最著名的是陳家古厝。陳家古厝興建於1920年,整座三合院的主架構是用台灣杉木,牆面則就地取材,大多是編竹夾泥牆,用竹管或木樑為支架,間隔以細竹篾編成網狀,兩面再抹上灰泥成為白牆。正身外的台基與石階則是以手鑿大石塊鋪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