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狸貓老師的瑞里觀察日記]。04 - 瑞里‧環紋蝶

文。圖/陳信甫

七月下旬瑞里工作營時,在圓潭溪步道兩度欣賞到環紋蝶的美姿。他從步道旁的竹林裏悠悠慢漫地飛舞而出,大大的翅膀、緩緩的拍動,與同是大型蝶類的鳳蝶們多了份安閒與定靜。身體到翅膀是黃色至暗褐色系列的色彩組合,在綠色竹林的背景裏顯得特別突出。第二度見面,則是當地王老師引領我們到家中喝茶,他特地將腐爛的水果丟置在樹下,引來了喜好吸食果汁的昆蟲們上門享用,環紋蝶自不例外。成蝶喜好腐果與樹液,幼蟲時期則喜好啃食桂竹、孟宗竹等竹類及黃藤的葉片。


欣賞到美麗的環紋蝶,該怎麼評價瑞里的生態環境呢?「生態很好」必然是其中一種直接的反應。放眼望去,瑞里廣大的綠幕確實能夠讓人產生這樣的陶醉。但諾亞花園的作者莎拉‧史坦因探索美國新英格蘭區早期移民為農耕而砍伐原始山林,之後因地力衰退轉向西進,廢耕的土地最後卻成為都市住民嚮往的郊區住宅,她檢視地區現存的綠色草原、路邊的灌木叢、及廣大的次生林竟充斥外來種時,認為「那只是假扮自然的面具,一旦你有辨認的能力,便能揭開它駭人的、空白的真面目」。有利於環紋蝶生長的背景是瑞里地區三百年來社會與經濟發展過程帶來的竹林大擴張,環紋蝶是這個過程及結果的受益者。林相變單純了,有利於喜好竹林此一生態系統的上層消費者,但原來此地也許至少有五、六百種以上原生植物能供養更多的物種呢!

[狸貓老師的瑞里觀察日記]。03-在鄉土中展現生命的幼葉楠

文,圖/陳信甫

翻開1904年的台灣堡圖,瑞里幾個主要人口群居的聚落地名皆是來自土生的植物。幼葉林是其中人口最多者,也是現今瑞里民宿與商店群集的中心,而幼葉楠即是三百年前幼葉林開發前極具代表性的小葉形闊葉樹種(植物學家則稱之為菲律賓楠)。在當地工作前幾天,原以為在聚落可及之地是看不到幼葉楠了,但熱心的在地朋友啟源兄在營隊結束前一天晚上十點鐘特意開車帶我去尋訪聚落中留存極少數的楠木。隔天清晨我提早出門去拍攝,當我從曙光中看到幼葉楠矗立田園中央時(現種植甘蔗),我的心中是異常激昂的,這是此戶人家先祖來此拓墾而後特意留存並相傳五代的原始樹木。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賜故傳教後代不忘本嗎?還是當地人對於移民新故鄉滋生的認同感呢?時間不夠,我無法細細察問,但我心中浮現著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的名言:「環境倫理的前提,在於對鄉土的認同感,因為我們要在自己的鄉土展現生命。」原以為連日來我的所思所為或許與在地朋友的思維有所不同,然而眼前的這一幕頓時令我了然:即使我們的出發點有所不同,然而我們之間對土地的情感竟有超越時空的契合!

佇立田中央世傳五代的幼葉楠


*2011瑞里國小圖書館參與式設計工作營7/10~16

[狸貓老師的瑞里觀察日記]。02-雲霧山林的傾訴

文,圖/陳信甫
工作營期間,事前徵詢了民宿主人當地自然度較好的即圓潭溪步道與瑞太古道,預先探訪之後,最終我們選擇了前者來觀察並記錄當地原生植物種類。其實當地較為熟悉地區生態的朋友都認為瑞里已經沒有一條植物相比較好的步道了,甚至是連一小小塊的區域都不存在了;人力所能及的地方,全部都是農作物了,人力不能及之處,竹林也大肆自我擴張了。瑞里尚有螢火蟲,所以我們直覺「生態豐富」?得知現有螢火蟲之地其實是歷來人們開墾所不能及的險域惡地之後,疑問又上心頭:這或許將是瑞里地區最後一批的自然資產了?所以該認為尚有螢火蟲是一種現況的喜訊還是一種未來的警示呢?熟悉阿里山區的先進告知:「不只瑞里,整個大阿里山區都是如此,只有幾個險地、保安林或鄒族部落過去的禁地,生態才相對豐富。大阿里山區幾乎被柳杉、竹林、茶與檳榔等四類植物所佔領,所剩無幾的是極為破碎的次生林」。從以上看來,大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低這點對於目前已轉作或者未來想轉作有機栽培者來說是個大麻煩,因為無農藥的栽培需要一個較為健康的生態系來支持。(待續)


有關瑞里地區植物觀察紀錄請另詳我們張貼在自然攝影中心的主題: 
走尋嘉義縣瑞里地區的鄉土植物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41669


*2011瑞里國小圖書館參與式設計工作營7/10~16

[狸貓老師的瑞里觀察日記]。01-人文與自然地景的閱讀

 文,圖/ 陳信甫
工作營暫告一個段落,回想在一千公尺的中海拔山區,每日醒來對面而視的即是滿山遍野的「綠」,對常年蝸居都市的人們來說,山林的「綠」無非是一種舒解疲憊身心的嚮往吧。但是對於經常留連山林野地與野生朋友交往的我來說,「綠」總是應該蘊涵著更為豐富的生命與深刻的情感。「綠」不應只是一種怡「人」的風景,而是地球上萬物相依相存的「生命景觀(The Living Landscape) 」(Steiner,Frederick)。


螢火蟲的觀賞(觀光)活動是瑞里吸引外來遊客的重要資源,因此「生態豐富」是在地朋友們的自我認知。然而,從事前蒐集文獻的過程及透過歷史地圖與現況航照圖的比對閱讀,我的心中是存有疑問的。工作營的前一日提前到達,先與民宿主人攀談,之後踏尋兩條當地人認為自然度最好的兩條步道。疑問引發探索的興趣,但暫時未有定見,在此先呈現一些聚落大尺度的現況圖片,企圖從(人類)產業及(人類)社會的發展及歷來向自然抗衡從而織就的地景現況中來閱讀本地三百年來人與自然的關係。地景的閱讀回答了我們「瑞里如何而來」的疑問,然而我們更關心的是「瑞里要往何處去?」這樣的大哉問不僅執著的盤旋在我們的心中,座談會時若干在地朋友也娓娓道出相似的感傷與迷惘。目前尚沒有方向,那麼未來呢?(待續)



*2011瑞里國小圖書館參與式設計工作營7/10~16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校園與教育組。七月十五日工作記錄


一、活動


1)進入工作營第二階段發展空間設計
2)檢討空間使用需求
3)發展設計準則
4) 發展閱讀空間模矩
5) 發展空間設計構想


二、方法



1)   重新編組、基地和空間需求再定義:
打散原有分組,三組發展空間設計、一組發展生態觀點的校園規劃。
由第一階段的討論進一步界定空間計畫的基本設定
2)   大桌討論共同檢討空間使用需求
以立貼腦力激盪,分享幾天來聽到、感知的空間使用想像,變成「文字雲」。
小學生(四年級)參與討論廚房、洗餐盤空間使用
     3)大桌討論校園空間配置

     4)小學生(五年級)參與發展閱讀空間模矩

     5)小組利用1/20模型討論設計


三、實施



1)新的基地範圍:

2)空間使用需求檢討:
                      討論電腦教室空間關係
                      探討「地標」存在的意義和可能性
                      討論廚房及洗餐桶等生活空間

3)校長及三位老師參與討論

4)同時,兩位五年級小朋友參與模型製作,利用預先準備好的「閱讀姿態」照片,模擬閱讀情境,在1/20的空間模矩上嘗試不同情境空間,輔以拍照記錄。操作過程亦促進更多關於圖書館使用的討論。

5) 家長及小學生(三年級)夜訪模型,詢問模型如何製作、表現等等。

四、討論及其他

1)新的基地範圍:
•擴大基地範圍:建築師、教師群和校長討論後確認可以擴大基地範圍,不受限於增建於現有圖書室二樓的設定。

•承上,原圖書室則修建利用為音樂教室、電腦教室,校長室的位置可一併檢討。

2)空間使用需求檢討:
•有關電腦教室,同學們認為現有空間過於封閉、使用僵化,不能提供小組討論空間,也不利課程進行時的課堂互動。遂建議調整座位排列形式。
•增設多功能室相鄰於音樂教室,以彈性隔間以利音樂教室的使用延伸,必要時可容納更大型的音樂集會活動。
•廚房就是教室:廚房是生活教育發生的重要場所,不應設定為小朋友禁止接近的地方,可思考如何打開廚房、相鄰的洗滌餐桶空間,並且減少廚餘暫放時引起的厭惡感,改善洗滌清潔空間的排水通風,讓生活教育的發生更舒適活潑。
•搬移廚房與現有各年級教室並列,促進搬運動線流暢。

3)校長及三位老師參與討論:
•校長表達地方茶產業的方向調整或永續發展,可能會超出學校的責任和能力範圍。
•校園中既有景觀植物如龍柏的移植,必須考慮地方居民的記憶和認同。
•營隊學員在多名師生參與時,相對小組內部討論較為沉默,值得注意。

4) 小朋友們參與製作模型:
•小朋友們的能力超乎預期,對於閱讀空間營造有具體想法,他們喜歡地板上有高差的閱讀空間,也喜歡閱讀時能有景觀環繞,明亮的採光。
•小朋友們會以自己參與圖書館小志工的經驗來想像圖書館的使用。





校園與教育組。七月十四日工作紀錄

一、活動

1)工作營第二階段發展空間設計
2)發展空間計畫及配置
3)發展模型


二、方法

1)  依新的空間需求發展空間計畫,利用量體模型發展校園配置
2) 1/100 及1/50的模型模擬空間情境,討論空間使用和設計構想


三、實施

1)分小組操作,由空間專業背景同學引導非專業空間背景組員操作模型


2)利用模型持續和師生對話


四、討論及其他
1)既有空間調整
原圖書室修建利用為音樂教室、電腦教室,增設多功能室於音樂教室旁。
檢討校長室位置和生態池的空間關係,希望打開校長室,促進交誼、聯絡的功能
搬移廚房與現有各年級教室並列,促進搬運動線流暢。
改善現有圖書室旁廁所空間一側的校園空間,並促進廁所的通風採光。

2)圖書館&社區學習展演空間
改造現有陶藤廣場校園入口為主要入口,經由階梯來到圖書館入口(設置於校園第二高程,與一般年級教室高程相同)
圖書館分設主題書區和一般書區,同管理空間都設置於二樓,有入口可直接由道路側進入。
圖書館一樓入口空間外設置大型集會廣場,以挑高遮雨棚保障其遮風避雨無虞。
入口門廳連結可自由運用的展演空間,視活動需求可將兩者連結,另設有多媒體空間。
利用採光塔結合大樓梯平台,在館內核心垂直動線上創造氣氛明亮的閱讀平台,亦可成為風雨天的替代學習空間。
3)長程計畫中考慮調整操場、生態池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聚落與文史組。七月十六日工作紀錄

一、主題活動+操作概念


主題:成果發表
n             成果發表開幕
邀請校方老師、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工作坊的成果發表。由廣達基金會播放工作坊連日剪輯的影像紀錄,陳惠民老師開場引言。
n             發表I:生態觀點的校園規劃
陳信甫老師組首先發表生態觀點的校園規劃方案。
n             設計II:圖書館設計案
陳正哲老師組、陳惠民老師組、郭一勤老師組,依序發表各組的圖書館設計案。
n             綜合討論
陳正哲老師主持,帶領學校老師、學生與家長,及評圖老師們共同進行意見回饋與綜合討論。
n             結業式
舉行結業式,由OURs頒發本次工作坊修業證書。


二、實作


n           發表I:生態觀點的校園規劃
1.            陳信甫老師組首先發表生態觀點的校園規劃方案。學生進行簡報,說明地方生態資源與整體校園(含週邊區域)的規劃概念。
 生態觀點的校園校園規劃報告

 工作營學員進行模型空間說明

 學校志工媽媽發表回應


n           設計II:圖書館設計案
1.            陳正哲老師組、陳惠民老師組、郭一勤老師組,依序發表各組的圖書館設計案。各組分別以簡報、模型、圖面進行說明。
2.            小組內部安排簡報順序並設計故事橋段。
 頒發工作營修業證書。


n           綜合討論
陳正哲老師主持,帶領學校老師、學生與家長,及評圖老師們共同進行意見回饋與綜合討論。




三、發現與討論


§             為了讓學校小朋友能更了解本次工作坊的各組成果,現場不斷調整小朋友位置與模型的關係。普遍來說,工作營學員們也在簡報方式上相較於第一階段的報告,採取了更親切易懂的方式。透過現場學校小朋友的反應與互動,工作營學員應更深刻體驗到「參與式設計」最重要的交流與回饋的核心精神。
§             從大人的回應來看,模型較圖面更吸引人的注意,而完成度越高的模型對非專業背景的使用者來說更能完整傳遞設計概念,促成雙方的討論與共識。
§             短短的兩個小時其實很難對使用者完整表達每一個設計的內容,使用者也會難以快速消化全部的設計方案。因此,使用者在兩個小時輪番上陣的簡報中聽取說明,除了表達對工作營學員努力的認同與鼓勵外,比較具體回饋對每一個方案在空間設計上的進一步意見。
對於工作營學員來說,在成果發表之後,未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分享整個工作營操作過程的經驗,以及缺乏大團隊(各組間)的彼此交流,這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聚落與文史組。七月十五日工作紀錄

 一、主題活動+操作概念

主題:設計交流二
          設計IV:小組工作_設計發展
              工作營學員整合一案繼續發展。
           設計V:共同討論_學校使用者參與設計
                加入學校使用者,包含老師與學生,與工作營學員共同討論設計概念。
            設計VI:小組工作_設計成果作業
                     工作營學員修正設計,準備隔日成果發表的模型與圖面。


二、實作

n           設計討論IV:設計草案發展
1.            接續前晚,繼續以新舊建築空間重整與不同空間功能的細部設計,進行分組工作。
2.            階段性組內發表並進行綜合討論,並逐一比對與學校老師、學生所討論之空間問題,是否進行適切的處理。
3.            對隔日的成果發表進行前置作業討論,選定成果形式並確認責任分工。

組內發表與評論

                                                                 工作營學員帶領學校小朋友進行空間紅點遊戲

n           設計討論V:學校使用者參與
1.            這天主要由工作營學員,帶學校學生進行細部空間的意見交換。透過1/20的大比例空間模型,讓小朋友以貼紅點與繪圖的遊戲方式,標示出他們喜歡的空間,進行討論。
2.            透過大比例模型也和學校老師進行細部溝通,釐清空間內部的形式需求。
3.            工作營學員紀錄過程並整理成果,回饋到整體設計裡。
小組學員共同討論設計與工作進度


                                                                                          

n          
設計III:小組工作_設計草案發展
1.            根據成果發表前的可工作時間,重新協調工作內容與進度,依據個人專長分工合作,進入成果製作階段。
2.            趕工。
                                           
                                                                                          與零食共同奮戰的趕工夜




三、發現與討論



§             工作營學員面對如何理解小朋友空間意見,以大比例空間模型採取遊戲發表的方式,就相當程度能導引出小朋友的「空間感受」與喜惡。然而小朋友標示出了喜惡後還不夠能成為空間設計的意見,在遊戲情境裡的問答過程中,工作營學員仍需要維持一定的專業判斷,才能進一步分析釐清空間感受背後隱藏的意義(例如喜歡洞穴般的空間設計是因為安全感、還是因為樂趣,就影響了更細緻的設計決定與空間型態),進而轉化到設計概念裡。
§             主要以小組學員的共同討論來決定工作內容,因此如何定案、何時定案,會壓縮下一步進入成果製作的時間。團隊的討論是否順暢、工作營學員相互交流關係的順暢、概念設計是否能落實圖面,會環環相扣影響設計產出以及具體的工作進度。
                進入成果製作後,如何更有效率的團隊合作變成這個階段的重點。此時空間專業與非專業背景與的同學,往往會面臨專業(模型與圖面)分工的問題。當分工難以避免,重要的是保持團隊工作氛圍的共識和凝聚力,尤其非專業背景同學的工作投入。

聚落與文史組。七月十四日工作記錄

一、活動

主題:設計交流一
n             設計I:小組工作_設計概念發展
說明基本設計課題。工作營小組各自進行討論開始發展設計概念。
n             設計II:共同討論_學校使用者參與設計
加入學校使用者,包含老師與學生,與工作營學員共同討論設計概念。
n             設計III:小組工作_設計草案發展
                     工作營學員繼續發展設計草案。


二、實作

n           設計討論I:設計草案發展
1.            重新分組,由工作營協調老師說明第二階段的操作方法與基地條件。
2.            小組共同進行圖書館基地觀察與討論,並相互交換前一階段分組的重要議題與看法。
3.            共同依據設計要求釐清並確認既有空間特點、問題、條件與限制,綜合討論未來所需空間的功能與基本需求。
4.            進行各自的發想與設計。包含各項空間功能與定位、特別關注或重點的空間品質設計概念。
                                                                 小組老師帶隊進行基地空間問題討論


                                                    各自進行初步的空間需求、組織與發想

n          
設計討論II:學校使用者參與
1.            加入學校老師與學生。由小組學員首先對學校老師與學生說明各自的構想,利用圖面、模型表達設計概念。
2.            老師和學生們經過小組學員的概念說明後,逐一回應並表達想法。學生們通過引導,局部說出個人的意見。
3.            由老師和工作營學員,共同針對整個舊圖書室的空間機能與新進需求進行空間關係(平面配置)的討論,擬出未來平面的基本架構。
4.            工作營學員接續在與學校老師共同定出的平面架構上,繼續分工發展整體設計概念。
由學員對學校老師和同學發表各自概念

                                          
                                                                      學校老師與學生提出回應與問題,共同討論

n           設計III:小組工作_設計草案發展
1.            工作營學員根據下午的使用者參與,確立空間功能的平面架構與幾個就有建築的細部問題,重新整合既有發想為一案,小組分工繼續發展設計。

三、發現與討論
§             參與式的落實(設計者與使用者的來回對話以確定設計方向和內容),是相當需要時間。不僅是因為雙方需要建立一定程度的信賴關係,讓使用者願意去除「術業有專攻」(我不是空間專業)的刻板印象勇於發表各種想法,同時設計者如何利用各種不同的工具幫助使用者「說」、並且聽懂使用者說出來的話語背後的真正需求,進而協助歸納、建構出雙方共同的想像是需要經驗的。當工作營的時間短短僅有不到一週的時間(實際設計僅有兩天時間),對年輕在學的設計者而言,面對不同年齡層要創造出討論氛圍不啻是困難的挑戰,也同樣考驗帶隊老師和助教。最終,參與式能夠在設計上進行到多深,時間仍然是先決的條件。
§             為了不使討論過於發散,帶隊老師採取了由學生先各自進行設計發想,再對學校使用者進行報告的作法,在壓縮的工作時間下,可以透過使用者的回饋較快凝聚出使用者關心的議題,但也可能喪失幫助使用者學習主動發想或他們各自對不同細節的差別意見。
§             小朋友是比較難針對空間直接發表意見的使用者,尤其受過設計訓練的同學,在專業用語的使用上會特別拉大和小朋友的溝通距離;另外,面對一個小比例的專業模型(以建築外觀為主),也會讓小朋友比較難進入空間情境去感受。在這種條件下,用什麼樣的方式對話很需要特別處理和引導。
§             設計者除了與使用者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需要很好的溝通能力(也包含必要時的說服能力),在有了一個具雙方共識的基礎概念架構後,不是只繼續處理架構裡的空間細部設計,還需要有設計詮釋的能力,整合自己獨到的想法,作出能傳遞概念精神的作品。
§             如何參與一個設計,有很多方法:溝通設計、模型製作協作等。然而將使用者與設計者討論出來的概念進行設計落實,也需要時間處理,因此在有限的工作時間裡,恐怕就很難是雙方長時間的共同合作模式。怎麼安排使用者進場與設計者共同合作的時間計畫,加上合作模式的選擇,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